English
网站首页| 千乡万才计划| 新闻中心| 会员学校| 在线视频
频道首页   民风民俗   地方特产   田园旅游   招商引资
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节日
   
本地民俗
·鄂尔多斯婚礼
·蒙古族的运动
·搏克运动
·蒙古象棋
历史文化
·蒙古族的敖包
·丰富多彩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饮食
·成吉思汗与百眼井的传说
·鄂尔多斯民歌
·鄂尔多斯服饰特点
看 今 朝
资料暂缺...
   

民风民俗

蒙古族的运动
  

赛马

  蒙古式赛马分赛快马走马两种,前者比奔跑速度,后者则比走平稳对侧步的速度。
  赛马中取胜,有三个关键因素。
  其一是参赛马本身的素质。好马是牧人之宝,为了得到一匹好马,赛马人不惜一切代价踏破铁履去苦苦寻觅。蒙古族中关于骏马的故事传说和歌谣很多。那些神奇的宝马总是奔跑如飞,甚至被说成带有一双常人看不见的翅膀,而且具有一般的智慧等等。在著名蒙古历史诗《格斯尔可汗传》里,英雄格斯尔的坐骑就叫“毕力贡贺日”意即智慧的枣红马。只有那些“伯乐”才能慧眼辨认千里马。人们在千百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识马、吊马、骑马、医马的理论,蒙古地方广泛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蒙文《马经》、《医马术》等书籍。
  其二是吊马技术。光有好马未必能取胜,还得有好的吊马人。吊马就是比赛前对参赛马匹身体的调理和赛跑能力的调教。这个过程需要20~30天的时间。每天吊控3~4个小时然后练跑。每天练跑一定的里数,逐日增加距离。控制马的食量,使其消掉水膘后“腹小而坚,臂大而实,膘凝于脊”。这样马才能跑起来不喘不累,奔如翔,驰如飞。就好象马难觅一样,好的调马师也难请。杰出的调马师像一位好老师,不仅对吊马技术运用自如,而且能与马进行“交流”从马的表现判断其身体状况和情绪。从而有效地进行调理。
  其三是骑手。8~15岁的男孩是手选对象。小孩体重小,相对灵敏,而且蒙古小孩在五六岁就开始学习骑术,八九岁就能骑马放牧,一般都很熟于赛自己的马、其他参赛选手和路程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正确地控制各个赛段的速度,保证最后冲刺中取胜。所以说,赛马不仅是比马的速度,也是比人的头脑。内蒙古有个著名的骑手,他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哲那先生。他骑着心爱的枣红马,赛遍了大江南北,多次捧回全国性比赛的金杯,名声远扬。
  草原上赛马只许骟马参加比赛,采取不计时方式。选择一处平坦的草地,划定30或50公里的距离,其终点安排在主会场附近。赛前,乘马要做好装饰,马的鬃尾都要梳理几条辫子,马鬃马尾都要系上彩绸,马身上要刷洗干净。骑手要穿戴轻便,头上缠彩巾或戴红缨帽。

  赛手们入场,由祝颂人致祝词,彩旗一摇众骏马犹如出弦之箭,奋蹄腾飞,骑手们则跃马扬鞭,各显神通。顿时出现万马奔腾,大地颤动,万众呼唤雀跃,身震田野的动人景象。比赛结束时,给获奖的骑手献哈达,给乘马挂彩带,并往马头上泼洒奶酒以示祝福,还要致《赞马词》。《赞马词》的内容涉及马的产地、毛色、血统以及马的主人、调训者、骑手等,并予以赞美和祝福。然后给获奖马匹赏赐称号,给获奖骑手授予奖品。

射剑

  弓箭是古代蒙古族狩猎的工具和重要的军事武器,逐步变为体育活动器材,形成射箭运动,流传至今。射箭是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项目之一。射箭不但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人们沉着果断的精神。 

  历史上,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距离一般15米、20米。箭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心是活的,箭射中后就掉下来。还有一种比赛是不设箭靶,从几十米处远射堆在地上的目标。该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呈塔形,箭射中并全部倒塌,算优胜。 

  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3轮射完,以中靶次数多少评定胜负。比赛时,射手身穿彩袍,脚蹬马靴。 

  静射:众射手盘弓搭箭,一齐射向靶心。凡射中的,靶心脱落,观众给予热烈喝彩。最后由大会发给奖品。 

  骑射:参赛者即是射手,又是骑手,1马23箭,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射9支箭。不分男女老少,自备马匹弓箭。比赛跑道为4米宽,85米长,设3个靶位,靶间距25米。比赛时,射手在奔跑的马背上取弓抽箭,搭箭发射,以射中箭数排名次发奖。 

(资料来源: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古族中学 提供)


无标题文档

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