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故事周刊 第248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1日
 
西部故事项目
  在资助贫困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特色以及身边的感人故事进行观察和采访,并通过制作网页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西部故事项目是一个让西部的孩子介绍自己、融入更大的世界的计划,是一个帮助孩子们读书、学习、生活的计划,是一个从孩子做起改变他们家乡的未来的计划。

  西部故事项目实施以来,学生们已经发布186,000多篇故事及670,000多张图片,目前爱心人士通过关怀西部电子公益平台已经资助235所学校36,591名学生18,421,703元,捐助105所学校256,673元,医疗救助113,888元,累计捐助7,479,474元。

 

 

四川大和乡中心小学   程秋月

  我叫程秋月,单亲家庭,经济困难拮据。妈妈生下我后,嫌弃家里太穷,扔下我们兄妹俩走了。爷爷奶奶年迈体衰,爷爷常年卧病在床,哥哥和我还在读书,父亲用孱弱的身躯扛起整个家,太不容易了。有时好想终止学业,回家帮爸爸干活养家。

点击查看程秋月的更多资料   我要帮助他

 

四川复兴乡九年制学校   张灿

  全家共四人,父亲是一个无技术特长的农民,母亲是一个残疾人。家中还有一个先天就是盲人的哥哥,父亲又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家乡打临工来维持生活。

点击查看张灿的更多资料   我要帮助他
查看更多学生申请资料

 

 

编背篼
四川 苍溪实验中学 邹燕

  说起背篼,大家会认为是用来装东西的一种农具,可在我家乡指的却是一些进城专给人们背东西的农民。他们的勤劳朴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他很普通。是背篼陪他度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也是背篼陪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爷爷在世时编背篼便成了他每天的必备功课,每编一个背篼他不得不经过这样步骤:盘底—编编—按压成型—打钎—底边加固—穿笼骨锁口—辨背带等。

  给背篓盘底,篾片一圈一圈地盘,盘一个圆圆的底,有面盆口那么大。盘完底后,编篾丝,篾丝一圈一圈地编,也是一个圆形,每编完一圈都要用手细细地挤压紧,不留一点缝隙。越往上圆圈越大,呈敞口状,形式喇叭。

  我记得爷爷还说过:在编的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地按压成形,这也是一个非常要紧的步骤,按压的结果,直接影响背篓最后的形状。如果编的过程中,按压不到位,编成背篓,可能会是鼓鼓捏捏地,直接影响使用人背在背上的舒适感。

  这样一个小小的背兜,凝聚了他的淳朴,楔入了他的坚毅,却勾起了我所有的回忆。

 

插秧
陕西  高田寺初级中学 肖甜

  五月份是农村上半年最忙的一月,农民们要在这个月抢着干许多农活:收麦子、割油菜、插秧、点玉米……一件接着一件。这两天,我家正紧张地开始插秧。爸爸、妈妈、外婆和小姨组成一支插秧小分队,奋战在家里的几亩水田里。

  今天一大早,妈妈和小姨就先去秧母田拔秧。谷种撒在秧母板上生长了近一个月,现在已经长成二十厘米左右的秧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等待人们将它们移栽到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这样才更有利于它们成长。拔下的秧要运到要移栽的水田边,并按一定距离扔进水里,这样下田去栽的时候顺手就可以取到时身边的秧,方便又加快了速度。

  栽秧时要先栽标秧,标秧是栽其他秧的一个准绳,所以一定要栽规范。栽标秧要用一卷专门的长绳和两根等长的木棍,绳子的一头先绑在其中一根棍子的三分之一处,用棍子在水田挨着田坎处等出相同的长度,然后将棍子插在水田边;再将绳子的另一端拉到对面的田坎上,用测量出与棍子相同的长度,插入面的泥土中,这时固定好绳子,这时两根棍子就会将一条绳子直直地拉在水田上,以绳子为标准,沿着绳子的边缘栽一行秧,栽完用相同的方法分别拔出木棍,等出相同的距离,再插进水田两端的泥土里,继续沿绳子栽一行,如此反复,直到将田里用标秧分隔完,这就是所谓的栽标秧,这样插的秧看上去更加整齐。标秧栽完,水田里就会被标秧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

  插其他秧的时候,不再需要秧绳和木棍,一人选一个格子开始插,只见他们猫着腰,迅速从身边摸出一把秧苗,抽掉绑在上面的草绳,从中取出一株秧苗,以标秧为准,以相同的株距秧插进水田中……他们像是在比赛 ,只听见哗哗的水声,不一会儿每个人所在的格子里面都已经有了一大片绿,几个小时后,整个水田被绿色的秧苗覆盖。

  看着那一株株在水中摇曳的秧苗,我心里喜滋滋的,相信他们的汗水不会白流,用不了多了,我们就会收获沉甸甸的稻谷了!

 

压面
四川 剑门关实验学校 陈思源

  压面,就是把小麦背到“加工坊”里制作成挂面。以前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加工坊”,里面有打米机、磨面机、压面机、粉碎机等粮食加工机器,收费很低,一般一百多斤粮食加工费用几元钱。现在人们往往要背着粮食走几个村子才能找到加工坊,十分不方便。

  过年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到“加工坊”里去压面,用他的老手机拍下了圧面的过程。

  首先,是和面。在雪白的小麦面粉里加上水,不停地搅拌。这和做馒头、包饺子的和面是一样的,只是圧面的面粉太多了,要用搅拌机来帮忙。这个搅拌机真是简陋,用木板做成,下面有一个电动机带动的铁齿。面粉见了水粘乎乎的,木板上也是厚厚一层。“加工坊”的主人经验很丰富,一会儿就把面粉搅拌成了弹性很好的面团,粘在木板上的面粉也刮得干干净净。

  第二步是压面。把和好的面团运到压面机这边,压面机有两个亮闪闪的金属轴。面团经过轴就被挤压成了很薄的面饼了,这些长长的“面饼”被卷在一个木制的轴上,一共卷了好几个轴呢!然后把两个“面饼”轴放在压面机最高处,把两个 “面饼”重起来,再次通过金属轴,挤压成一个面饼,再卷起来。这样一来,“面饼”就更加均匀了。反复几次后,刚才的面团就全部变成了一卷一卷的“面饼”了。

  然后就是把面饼切成面条了。还是用刚才的压面机,把“面饼”放在最高处。刚才压面饼的金属轴就换成了“刀”。压面机上的“刀”可不是一般的刀,是两个固定在一起的轴,上面有很多齿。“面饼”从这两个轴中间通过,就被切成了长长的面条。“加工坊”有好多不同的“刀”,可以把“面饼”切成粗细不同的面条。

   切好的的面条从“刀”的另一端源源不断地出来,有人就用细木棍接着,到了一定的长度就全部切断。人们就举着细木棍走到室外阳光下,把细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个架子上。所有的面条都要这样挂起来晾干,所以这样的面条又叫“挂面”。到了下午,面条干了,就小心地取下来平辅在木板上,用菜刀切成一尺长一截一截的,再用纸卷着包起来,就背回家放在柜里。压一次面,可以吃几个月呢!

 

独特的味道
宁夏 海原县回民中学 刘晓燕

  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一家人做在一起,谈笑间享用属于我们自己的美食。

  大西北有它独特的美食—臊子面!要求很简单面白,汤红。今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免不了一顿美味的臊子面。面条的制作十分注重,面条劲道味道也棒!当然面的味道还在于汤,俗云:“吃饭吃汤”,意皆指此。看着姨妈忙活的,我也帮她上锅台。其实也就纯属打杂的。每次最喜欢看大人在哪里炒臊子汤,味道刚一飘出来这种馋猫的眼睛都直勾勾的顶着大锅。臊子汤主要有肉,新鲜的蔬菜,各种调味品做成。

  如果这些的比例都放的刚刚好,那么味道也是绝佳的!姨娘边边边说“肉一定要切的小,炒的时候注意火候,油要适量,做到油而不腻!”我一边点着头,一边的口水就成“海”了都!很快汤炒好了。紧接着,将揉好的面,切成一团又一团,面一定要擀的不薄不厚,盛到碗里像莲花!客人吃了流连忘返!说着面就下好了!汤配面,咋先不说味道如何,就凭这色泽就让人食欲大增啊!这时,我们坐在大餐桌前,一家人每人盛一碗,饭桌上冒着热腾腾的气,一家人乐乐呵呵的个吃的吸溜吸溜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一家人都能在一起,这比什么都重要,曾几何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工作和学业,忘记了正真一直陪伴你的家人。遗忘了真正家的味道,看着亲人们脸上的微笑,我想这份独特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查看更多学生故事

 

您是否被这一篇篇孩子眼中的故事所打动?
您可曾被那一双双无助而渴求的眼神所触动?
西部现实的生活图景无声地证明:西部孩子的成长需要更多的关爱。
您的一份爱心,可能会改变孩子们的一生!
我们期待您的真情捐助,我们愿意成为东西部真情联结的桥梁,兑现爱心传递的承诺!

联系电话:86-022-58690075 联系邮箱:ysrlinkup@gmail.com 网址:www.ysri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