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在1959年搬迁时,在第一窟右壁上部靠前方最下一层泥皮上,剥出了一身北凉影塑小坐佛,说明这种四壁上部一周作台粘贴影塑千佛的作法,远在北凉时期已开始,并对敦煌、麦积山等地稍晚一点的洞窟均有一定的影响。北魏壁画30多平方米的千佛,说法图,无量寿佛,男女供养人、飞天等,人物造型体现了高鼻宽肩,瘦脸长颈,细腰长腿的秀骨清像自然可爱的美。 第2、3窟为初唐开凿的覆斗顶窟,虽经大地震的浩劫但窟内遗存的初唐和盛唐造像及壁画极为丰富。窟内的5尊佛像和11尊菩萨,是盛唐时期的佳作。第2窟的30多身唐代壁画中的男女供养人,第3窟的菩萨头像都很优美,即是与全国各大石窟现存最美的唐代人物,相比毫不逊色。这说明隋唐时期的凉州,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是空前发达繁荣,就其佛教艺术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第 13窟是提叶形大佛窟,作穹窿顶,高30米,是天梯山唯一的巨型大窟,和炳灵寺唐代大佛哭基本相同,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