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第一街 巴人故里 身在此中 俯思古今 关于我们 专题简报 参考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俯思古今>>是是非非>>正文
   


■综述:是是非非理还乱

我们的团队经过知识储备,了解古建筑的价值、古建筑与城镇的关系、古镇保护原则之后,开始了对列宁街的游历与采访。大家对列宁街的开发与保护也是各抒己见,观点或许不成熟,但总归是我们的一些思考;思路或许很幼稚,但总归是我们的一些尝试;我们观点大不一样,闹出了跟列宁街有关的太多的是与不是。好了,看看我们都想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吧。

 

 

■黎峰:我关注的是桥

沿着挑水河(石桥河流经古镇的一小段的别称,因居民长期在这里挑水得名)向列宁街进发,发现连续出现三座桥,两个是拱桥,一个是平板桥,我突然感觉到为什么我的家乡叫石桥了,不就是这里的桥多么。虽不比卢沟桥精致,也不比赵州桥的高贵,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但是它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路人,为车辆,为河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是家乡的桥。

这里是我的家,我的天堂。

 

 
 

■赵清岚:我喜欢回忆和幻想

漫步在列宁街街道上,在古建筑上看到古老的风貌;在桥的下边,那潺潺的溪水声如婴儿般甜美的音调,正如“小桥流水人家”;在空气中弥漫着传统艺术文化的气息,就像百合淡淡的香气。

历史记忆中,石桥古镇在经历大灾大难的同时,古建筑也遭受了严重的损毁。列宁街是古镇最浓墨重彩的一抹笔触,历经几百年而不失最初的风味。时代在进步,人的思想在改变,但没能湮灭对历史记载的主体——民居群和石牌坊。我们的古镇在慢慢改变,要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但我认为不应该改变一切,特别是风貌;风貌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东西,如果改造或者维护之后成了“物是人非”,反而成了抹杀历史,抹杀记忆的元凶。

石牌坊、青石路、青瓦房,是镶嵌在古镇里不起眼却又无价的珍宝,我不希望它们改头换面成我不认识的面貌。

新修的列宁街入口处有一座现代牌坊,上书“石桥古镇”,为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题写,旁边有一个刻有“古镇简介”的石碑,往前现代工艺的石栏杆,光滑平整的石板路,再往前就是书有“中国红色第一街”几个大字的石碑,也是迟浩田将军的手迹。

还好,列宁街南段没有大的改变,看得出来大家是按照复古的思路在建修,隐约能浮想起完工之后游人如织的场景,人们来来往往,如水流过古老的街道,不湍急,也不缓慢。我知道自己在意想海市蜃楼……

很多工人在街道上辛苦劳作,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双手 把列宁街弄得更有声色,也愿意把石桥古镇的历史与魅力展示给世人,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文化积淀和民俗特色。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发现牌坊上有大量被破坏的地方,特别是一号坊和二号坊。动物的头部不见了、人物的面部被敲碎了、花草被无情的铲除……我真的感到非常痛心,并会告诉我身边的人不要再犯这种“可怕”的错误!

 

 
■周柏亮:我表示反对


列宁街曾经是一个时间流动得很缓慢,能让人悠闲其中的地方。列宁街的居民也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每一天。春节是热闹的,彩龙、火龙,娃娃灯、舞狮灯活动都必须在列宁街大闹一番。晚上看火龙,人们争先恐后,挤得水泄不通。

房屋虽然古旧,但只要一瞬间就能感受到古镇气息,青石板路走起来不比柏油路,但总有说不出的惬意。

最近所见的列宁街有一些颠覆我关于列宁街的印象,房屋新了,尽管人们在努力的做旧!青石板路已经被平整光滑的条石取代,岁月的痕迹也被一并抹去。

居民变得很忙碌,他们需要改造自己的居所,那是生活的必须要素,同时,也看到了辛苦与忙碌背后的资产……

我只觉得改造之后变得现代了,商业了,但是文化认同感消失了。

 

 

■姚青青:我认为改造是必由之路

牌坊石雕技艺精湛,动物活灵活现,人物栩栩如生,文字精雕细作。古代的无名建筑师和无名工匠默默地为我们留下了工艺精品。

民居全部都充满着古香,附近居民都啧啧称赞改造之后真好!

人们的生活也是列宁街的一部分,列宁街居民的生活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副农耕和商贾以及手工业者相聚而居的画卷。老大爷们坐在门口编背篓,手连贯的动作和认真眼神合一,恰似一座形神兼备的雕塑。老奶奶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聊天,妇人在家门口做针线活,小孩子在石板街上嬉戏玩耍。“古”镇之美,美在其中。以前的列宁街虽然古朴,但已经显得破旧,人们辛苦的劳作,加上政府的帮助,改建后的列宁街一定会焕然一新,让古街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让列宁街的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

 
 

■文墨书香与红军文化的相互交融
■古之传统与今之现代的相互碰撞


首页|巴人故里|身在此中|俯思古今|关于我们|专题简报|参考资料


Copyright©四川省达县石桥中学 版权所有
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