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第一高等小学堂
古城·历史的见证
文化·沧桑的流韵
复兴·文明的延续
诗人 昌耀

                                   古城,厚重历史的见证
   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50公里。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融,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蜿蜒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交流,自古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如今,处于西宁大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的交集处的丹噶尔古城,又成为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边隘声息关重,为汉、土、蒙古、回并远近番人交易之所,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以高台县议裁主簿移驻。道光二年(1820年),因“商贾云集,事务繁杂”将原设简缺主簿改为繁缺主簿,道光九年(1829年),又因贸易迅猛发展,设置丹噶尔厅。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丹噶尔古城,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和军事重镇,也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古城“周回长七百七十四丈,高二丈二尺,根厚二丈四尺,顶厚一丈三尺。壕宽三丈,深五尺”。有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中军督司署、千总署、把总署、演武场以及玉皇、火祖、孔子、关帝、财神、城隍、龙王等庙宇,城楼、腰楼、角楼、东西城门,仓门街、九间街、北街、南街、庙巷子、灯山楼儿街、隍庙巷子、西城壕、大巷道、南城壕等街巷,还有义学、社仓、牌坊、祠堂等。建筑群落布局严谨、结构独特、风格迥异;街巷格局,经纬交织、井井有条、主次分明。如今,漫步在古城街巷,那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与气派。
   城内民居则有着中原北方典型四合院的特色,房屋主次分明,多由一进两院组成,有平房,也有两层楼房,多为土木结构,墙面厚实坚固,冬能保暖,夏能遮凉,大门对面都建有影壁,镶有各种吉祥图案砖雕。房屋木板上多雕刻和绘有色彩朴素、寓意独特各种装饰图案,显示着当时百姓的安居乐业和富有。整个建筑材料、外观风格融合了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元素,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时,星罗棋布的商铺、作坊、茶馆等,反映了安逸、闲适、平和的文化特色。一条宽约六米,长不足千米的街道便是当年的主街,连接着城隍庙、关帝庙、文庙、丹噶尔厅署、镇海协营署等建筑群,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地方。
   古城布局严谨的建筑结构,经纬交织的幽幽街巷,结构独特的民居院落,气势恢宏的寺院庙宇,保存完整的“歇家”商号,风格迥异的湟源排灯,无不承载着厚重的多元文化信息,展示着边塞古城发展的壮丽画卷,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及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交汇融合的奇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