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茶 叶    茶 具    茶 馆    茶 艺    茶 道   专题报道  工作小组

     当前位置:首页->茶道 English

网站地图

 

茶    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国四大茶道。“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贵族茶道生发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贵;雅士茶道生发于"茶之韵",旨在艺术欣赏;禅宗茶道生发于"茶之德",旨在参禅悟道;世俗茶道生发于"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雅士茶道的茶人主要是文人雅士,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称,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进而形成中国的雅士茶道。

    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

    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当它进入官场,与政治结缘,便演出一幕幕雄壮的、悲壮的、伟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历史话剧。

    茶作为有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挖门子搭桥铺路也靠它。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为官为燎的,“一杯茶,一包烟,一张‘参考’看半天”。茶通用于不同场合,成事也坏事,温情又势利,茶虽洁物亦难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尴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场,又是别样面目。在一些地区,“请吃早茶!”是商业谈判的同义语。一盅两件,双方边饮边谈。隔着两缕袅袅升腾的水气打开了“商战”,看货叫板,讨价还价,暗中算计,价格厮杀,终于拍板成交,将茶一饮而尽,双方各得其所。没茶,这场商战便无色彩,便无诗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纵然商战败北,但那茶香仍难让人忘怀。

    茶入江湖,便添几分江湖气。也体现在一个“和”字上,人与人之间有了是是非非,不诉诸公堂,不急于“摆场子”打个高低,只要长辈出面开一个“茶话会”调解,便可轻松把事情“摆平”。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导和”一说。 这种茶文化中的“和”,蕴含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如果上升到茶道的高度,“和”的内涵会更丰富,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使饮茶者追求一种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的精神境界。人们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流传其间的茶文化,无疑具有深厚的旺盛生命力,是祖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四川省巴中市花丛中学    茶文化工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