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沙漠风光 治沙英雄 防沙治沙 我们的团队 计划简报

 

我们来到了王银吉(左一)的治沙点

 

治沙英雄接受我们的采访

 

英雄教我们使用“沙枪”植树
  按网页制作计划,家住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九组的全省治沙英雄王银吉,是我们采访的对象

 

  22 日下午一点四十,我们师生 6 人乘坐租来的车,直奔 50 公里外治沙英雄的家乡,整一个小时,到了王银吉的家。王银吉的儿子告诉我们,王银吉在“沙窝里”(治沙点)种树。于是,我们驱车前往,沿着坑坑哇哇、泥泞不平的乡间道路,边走边打探前行路线,左转右拐,爬坡下沟 ,6 公里多路,竟走了半个多小时。好在同行的李老师,一个连一个的笑话,引得师生大笑,使我们忘记了坐在车上颠簸而致的疲劳。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茫茫黄沙和起伏不平的沙岭。哦,这就是被称为“八十里大沙”的腾格里沙漠,我们徒步登上一沙岭,登高望远,唯有一方连绵不断的沙丘洼地生长着茂盛的沙枣、梭梭、花棒、拐枣等沙生植物,高低错落,密密匝匝,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正当我们唏嘘赞叹不已的时候,在另一个沙洼里植树的王银吉父子走到我们面前。小徐老师很快按下快门,为我们摄下了治沙英雄的第一张像。当我说明来意后,憨厚、朴实的王银吉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说得比较零乱,我做了一些整理):“我今年 39 岁,共产党员,是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的农民,我的家离大沙漠最近的地方只有大约二公里,十多年前,我们这里“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治理的这些沙区,一年四季风沙肆虐,寸草不生,人迹罕至。我不治沙,好好务息庄稼,再到外面打工挣点钱,日子是过得去的。但我想,生在沙漠边,长在沙漠边,看到沙漠危害,心里觉得难受,就想治住它。活一趟人,就要为人民做点事。 1999 年春节,我和父亲商量决定,进驻东沙窝压沙。沙漠气候异常,夏天像火炉,最高气温达到 40 ℃,埋个鸡蛋也会蒸熟。到了冬天又冷得像冷窑,刚打开的水,不一会儿就结成冰块。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全家人克服生活上的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治沙造林。没有住所,就在沙湾里挖了两间地窝子,没有运输工具,就买了两峰骆驼驼运麦草,树苗和水;没有足够的沙生苗木,我就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自繁自育。为了抓住植树的黄金时节,每年春季得动员亲朋投入治沙造林;人手不够,还要自己掏钱雇请 20 多名临时工帮助压沙障,栽树苗。在沙海中,植树很不容易,第一天挑好的树沟,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了。前一天刚种下的树,第二天不是根部已经裸露,就是干脆被风连根拔起,有时一场大风,能吹走一个月的辛苦,反复多次才能种活一片林地。不少人劝我再不要劳民伤财了,但我觉得,半途而废,前面所有劳动不是白费了吗?经过两年的摸索,我和父亲探索出了用木棍(顶端削尖)打穴,然后将沙生苗木放入穴中,再用脚踩实的定植方法。(这时,王银吉拿起这个工具做了演示,我们也学着打了几个穴。)前些日子,一个记者给这个工具起了个名字“沙漠植树枪”。用这种方法,既消除了因挑树沟造成的沙土层松软容易受大风侵袭的弊端,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植树的成活率。刚栽植的沙生植物最需要水,用两峰骆驼驮水,一个往返得花费近三个小时时间。后来,就在沙窝里挖了一口水窑,用塑料纸贴在水窑壁上,积蓄雨水浇灌苗木。为了摸索出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寒冬腊月,我迎着呼啸的风沙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仔细察看风的起势,沙的落处,哪里能种草栽树,没黑没明的奔波,身上一层沙土,脸被风吹得皴裂。转眼两三年过去了,我种的草木百分之八九十成活了,常有人把羊、骆驼赶进沙窝里放养、啃食,破坏植被,为这事,没少跟这些放牧人吵嘴,论理。后来,为了方便管理,干脆就在压沙点搭起两间茅草房,将生活用具搬到“新家”,与父亲轮流看护。沙漠里没电,晚上只能用煤油灯照明,长年受油烟熏,我们父子俩经常双眼红肿;也因为常年在冰天雪地,茺郊野外餐风露宿,我的父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每逢天阴下雨,膝盖和双臂就麻木作痛。为了治沙,我的小儿子得病后未及时诊治,在 2005 年 6 月 11 日离开了人世(说到这里,王银吉心酸流泪,哽咽、抽泣)孩子在弥留之际,嘱咐我一定要将他葬在压沙点上,要看着我将这片沙漠变成绿洲。按照孩子的心愿,我将孩子尸骨火化后撒进了沙区。(说到这里,王银吉擦去了满脸的泪水,此时,我的心里也有一种别样的难受,悲从中来。王银吉沉默了一回,接着说)我要化悲痛为力量,治理好这方沙漠,保护好这里的生态,为防沙造林,保护家园做出我的贡献。

 

  我们听着王银吉的述说,看着眼前的这片绿色,油然生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面对艰苦的劳动环境和残酷的生活现实,王银吉一家辛酸过、难肠过、悲痛过,但他们没有退却,自 1999 年进驻东沙窝以来,他的治理区内共栽植各类沙生苗木 400 多万株,压沙造林近 8000 亩,埋压沙障 1000 多亩,共用骆驼驮水 1000 多吨,往返行程达 1000 多公里, 6 年多来,共雇用劳动力 2800 多个工日,投入累计达 14 万多元。如今压沙点,已是处处点翠,满目葱茏,茫茫风沙线上一道南北长 4 公里,东西宽 3 公里的防沙固沙林带已经形成,肆虐的风沙被锁住了,沙丘变成了绿岛。

 

  王银吉引领我们师生登了十几个被他双手绿化的沙丘,亲身感受了他的事迹。站在一个较高的沙丘上,极目远处茫茫黄沙无边,由王银吉新植的一丛丛梭梭、花棒、沙枣顽强挺立,绿色向沙漠深处延伸。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下午 5 点钟了,我们与王银吉父子道了别,匆匆踏上了下一个采访地的行程。坐在车上,我们师生对王银吉的英雄事迹赞叹不已。我想用这句话表达对英雄的赞美与祝福“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书写未来的结局。”

 

沙漠风光 治沙英雄 防沙治沙 我们的团队 计划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