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沙漠风光 治沙英雄 防沙治沙 我们的团队 计划简报
  石述柱,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一个创造了被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命名为“宋和样板”的科学治沙模式的农村老支书,四十九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防沙治沙,是全国防沙治沙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被誉为“沙海愚公”。

 

我们与石述柱老人(右一)相会在宋和村

 

倾听石述柱老人谈防沙治沙的英雄事迹

 

在挂满各种锦旗和奖章的房间内,我们仔细观看石述柱老人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去拜访“沙海愚公”石述柱爷爷。一进院门,石爷爷和我们亲切握手,那热情驱走了天气的寒冷,使我们心里暖暖的。
  石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他从十九岁到如今近五十年的防沙治沙经历。我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在您治沙之前,宋和村是什么样子?”石述柱爷爷说:“宋和村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处,东、西、南三面环沙。解放初期,村西近10公里的风沙线上,只有8棵沙枣树。一遇大风,肆虐的风沙铺天盖地,“沙上墙,羊上房”。每年有近150天处在沙尘天气中。亩产粮食不足50公斤,有时甚至颗粒无收。那时候宋和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全村 200户人家,有30多户举家外迁”。
  我们接着又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治沙的?” 石爷爷说:“1955年,我刚19岁,组建了全县第一支“青年治沙突击队”,决心抗击风沙,保护家乡。然而8年的时间里,年年栽树,树苗却年年被风沙吞噬。1963年的腊月,我每天顶着狂风沙暴,在沙窝里奔走,寻找新的治沙方向。十几天过去了,我累得病倒了,但心里亮堂了:要彻底治住风沙,要从西面的风口着手!第二年一开春,我带领青年突击队转战村西建起了林场,肆虐的风沙终于开始低头了”。
  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您在治沙过程中总结出的治沙方法有哪些?‘宋和样板’是谁命名的?” 老人家沉思了一会,告诉我们:“在长期的治沙实践中,我和群众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治沙模式,将粘土压沙与林木封育相结合,在草方格围成的沙窝边上种上树木, 中间种上庄稼,这种模式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抱娃娃”,也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宋和样板”。正是这套科学的治沙模式,让宋 和村从沙地里刨出来2400亩良田。”
  我们接着又问石爷爷:“宋和村处在两大沙漠的中间,干旱缺水,你们是在严重缺水的条件治理着沙漠,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你们是怎样节水的?” 石爷爷侃侃而谈:“治沙离不开水。在治沙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水的关键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靠的是井水,挖的是土井,三四米深的地 方就能见到水。后来,随着水位的下降,我们村的人挖起了厢井、锅锥井,此时的地下水位已经在10米以下。到了现在,连20米深的地方都见不 到水的影子,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打起了百米冲井。地下水逐年减少,土地越来越干涸。1995年,甘肃省在张掖市、武威市开始搞以渠道衬砌为主的节水样板工程,民勤县水利局想在全县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消息传出 ,老百姓都嫌这项工程费时费力,还不见得有效,没有一个村愿意接受。我和党支部成员商量后,认为这是个节水的好方法。我先后9次上水利局争取项目,最终将试点安在了宋和村。村里人一听我费劲拉来的项目竟是其他村都不要的渠道衬砌材料,立即炸了锅:“治沙就已经把人累半死了,咋还要修渠道 ?”面对村民的责难,我二话不说,带领着村干部首先干了起来。冬天半夜起床,穿上皮袄,带着两个儿子不声不响地拉回来粗沙和石头。看着我干起来了,村民们服了,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我们村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渠路林田宅“五配套”的节水样板工程。节水效能也出来了,全村水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了。看着河水哗哗地流进了从前只能浇灌苦涩井水的农田,群众称赞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原先看不上渠道衬砌的其他村也纷纷效仿。”
  接着我们又让石爷爷谈起了现在的宋和村,石爷爷笑容挂在了脸上,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从村团支书到村党支书干了50年,带领群众压沙治沙、种草植树,硬是在沙海里建成了1万多亩的富饶林场。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沙地变成了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的小康村,成为民勤县的第一个“吨粮田村”。如今我们村已经从当年的人均收入不足5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人均收入3100元,实现了初级小康的目标。建起的万亩林场,不仅保护了全村的耕地,每年还能创造经济效益250多万元。”

 

 

沙漠风光 治沙英雄 防沙治沙 我们的团队 计划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