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奇 的 历 史
人 文 风 情
军 事 重 地
商 业 古 道

  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
  昆仑文化与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边塞文化与草原文化以及宗教、商业、军事等各种文化也在这里相生相长、交汇融合。不同信仰、不同民族、多种文化的交融互动,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留下了李白、杜甫、柳宗元以及杨揆、来维礼、胡燮坤等诗人的璀璨诗词,“海藏咽喉”、“山高水长”、“转危为安”、“海藏通衢”等摩崖石刻,以及明清老街、排灯艺术等极具特质的湟源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保护和开发丰实厚重的文化,对于打造文化湟源品牌,提高文化品质和知名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湟源三峡    即西石峡、药水峡和巴燕峡。西石峡长约20公里,又称戎峡,又称“东峡”,得名于石,峡里有石佛崖、石板沟、石崖庄等,有石冠盖而名。峡内湟水湍急东流,回环曲折犹如龙蛇蜿盘。水系两岸危峰壁立,岩石突兀,似人似物,似动似静;山坡山洼遍地野花野果,峡谷南峰丛生红桦白杨,苍翠蓊郁,绚丽多彩;溪溪石泉飞流而下,或泻或洒;月牙湾池溏,群山倒影,蜻蜓飞舞,景色美不胜收。
   药水峡得名于药,峡里有药水山根、药水村、药水泉、药水河,有药领衔而名。
   巴燕峡为蒙古语,即富裕的意思。相传当年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途经巴燕峡,峡内峭壁如削,河水震声,无路可走,居住在这里的吐谷浑臣民连夜劈山改水,整修了一条小道,弘化公主顺利通过,到达国都伏俟城(今铁卜恰),后来这条小道称“水石崖公主小道”,又称为“公主峡”。
  日月山  藏语名为“尼玛达娃”,蒙古语名为“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在南北朝至唐代时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叫赤岭。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掷日月宝镜于赤岭,改称“日月山”,成为汉藏民族亲密无间的见证之地,日月山地区也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后人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修建了日月双亭。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月亭有珍贵的“唐蕃赤岭分界碑”文成公主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与生产成就等方面的壁画。近年,又在日月山上用汉白玉雕塑了文成公主像,她那手握宝镜,凝视远方的神态,使人感受到汉藏友谊的生生不息。
   宗家沟 在湟源县日月乡药水尕庄,距县城约15公里,山势峥嵘,峰峦纵横,气候宜人,林木葱郁、山泉奔涌,风景如画,南山如雄狮盘踞,北山如象鼻喷水。其间自然石洞多达100多处,著名的有玉岩洞、仙人洞、神仙洞、王母洞、天洞、桃儿洞、菩萨洞、二郎洞等,有的崎曲宛转,深不可测,有的高大宽敞、宛如殿堂。据专家学者考证,这里曾是西王母国全盛时代的王母石室。
   大黑沟 省级森林公园,距湟源县县城10公里,距西宁46公里,8公里长的山沟成“丫”字型。置身于其中,那潺潺的流水声,百鸟秋蝉的歌唱声醉人心扉,那绿树白桦,丛丛灌木,红花绿草,险峰绝壁,令人留恋忘返。相传,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清澈的溪水、百鸟的欢歌,秀丽的风景令其驻足。在大黑沟曾住数日,从此大黑沟的声名远播,吸引游人纷至沓来。如今西宁及郊县的许多游客前往大黑沟休闲、渡假、登山。
   摩崖石刻 在西石峡有“海藏咽喉”、“山高水长”、“转危为安”和佛尔崖石刻, 药水峡有“开山辟道”、“海藏通衢”、“水气山喉”及字儿石,巴燕峡约20公里处的麻尼槽,有60余尊石刻佛像,是今湟源乃至青海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佛像最多的石刻群。这些摩崖石刻融汇了交通、历史、民族、人文和自然,展现出湟源独特的文化特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驻足观光。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发展于民国,创新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称,2005年末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近年来,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在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在绘画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名人秩事、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使湟源传统排灯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每年元宵节期间展出,成为当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一大亮点和纳西古乐般的文化珍品。
   石刻文化走廊 总体性质为大型人文景观工程,以县城石刻文化公园为中心,西石峡、药水峡为重点,西倒一级公路为主线,全长约80公里,以远古和当地传统历史文化为线索,形成一条以各类雕塑、浮雕、摩崖石刻、湟水石小景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轴线,体现出日月同辉、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理念,反映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民风等。其中,花儿石林在百块湟水奇石上镌刻百首青海精典花儿,为全国首家。
   明清老街 作为湟源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俗集聚地,道路网络、厅署衙门、庙宇牌坊、传统民居及装饰图案等众多建筑,南北结合,风格迥异,体现出传统城市格局和显著的地域文化特色,记载着古代西北地区最大贸易市场的发展,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保护开发老街,恢复旧貌,把其建设成为适宜居住,旅游经济发达,兼有文化、娱乐、餐饮、商务功能的综合性步行街。并结合茶话闲坐、手工作坊、庙会、传统灯展等地域历史文化要素,使老街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历史遗产均得到保护和延续的同时,促进湟源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