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土族历史
房屋建筑
土族宗教
民间文学
当地产业
 
 

  土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花儿、宴席曲、安昭、叙事诗、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谣、谜语、谚语等民间文学形式。
  土族的“花儿”独具一格,它的唱词一般与汉族“花儿”相同,但它的曲调是由土族的民歌“玛森格”、“蒙古尔孔尼阿姑”、“阿柔洛洛”、“阿吾列”、“阿甲哟”发展演变而来的。旋律优美,婉转动听。男女老少,人人爱唱。田间地头,庙会山岗,都是“花儿”的赛场。演唱者触景生情,即兴编词。“花儿”成为青年男女间爱情的媒介和桥梁,同时也成为抨击反动统治的有力武器。
  长诗有《拉仁布与吉门索》、《祁家延西》、《豁尼》、《太平歌儿》、《乔家妹妹》、《格萨里》等。其中《拉仁布与吉门索》堪称土族长诗的明珠。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感人的诗句,道出了拉仁布与吉门索纯贞的爱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宴席曲分赞歌赞词、对答歌、婚礼歌等。(1)赞歌赞。词是宾主之间彼此赞颂、祝福的歌和词,歌词以华丽的词藻如以渲染和夸张,如主人赞颂客人德高如蓝天,恩深如大海,意志象雄鹰一样坚强,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赞歌的曲调繁多,有“应阿浪列”、“拉拉应格列”、“阿浪拉莫”等。土族人民在举行婚礼和迎接尊贵客人时,如冠戴新郎、拜天地、款待喜客、迎接宾客等,都有整套的赞颂词,语言精炼,比喻优美、贴切,仪式庄重。(2) 对答歌。其内容包罗万象,既唱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又唱生产活动、宗教生活、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歌词含蓄生动,曲调、悠扬多变,它是宴席曲的主要组成部分。流行的对答歌有《唐德尔格玛》、《豁尼》、《青蛙》、《秋热》、《什择》等。(3)婚礼歌。是举行婚礼时唱的歌。它有固定的曲调和歌词,歌词的内容随着婚礼程序和场面不同而异,有些歌词生动活泼,有些歌词则严肃庄重。婚礼歌有《纳信妥若》、《拉隆罗》、《阿依姐》、《纳信斯果》等。婚礼歌最能体现土族人民的习俗人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逢年过节,喜庆婚礼,土族老少聚集在打麦场上或庭院里,纵情欢唱,翩翩起舞,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特别是土族在每年七月举行的庆丰收、保平安为内容的“纳顿”会,规模大、时间长,充分显示土族人民欢乐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歌舞是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文艺形式,一般由一位歌手领唱,众人边舞边和,往往以众和的衬词为曲调名,如“安昭”、“召应召呀”、“拉热拉莫”、“秀玛洛”等。
  民间故事《气杀狗地主》、《红水沟》,直接以阶级斗争为主题,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的罪恶。《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的故事反映了土族人民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山雀叫了的时候》、《孔雀》、《代代玛依》、《阿丹寻妻》、《青蛙女婿》等,表现了青年男女为摆脱封建买卖婚姻的桎梏,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向不合理的宗法道德观念挑战,蔑视权贵,不爱金钱的崇高思想。
  寓言《想吃太阳的鸠》、《红毛狐狸和黄眼狼》、《凤凰和麻雀》,童话《兔儿和羊羔》、《懒人必受穷》、《饥寒哥》等,都是以物喻理,形象生动,含蓄深刻,富有哲理性。寓言无情地鞭笞了封建地主、土司狼狈为奸,鱼肉百姓的罪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尔虞我诈、凶恶残酷的本质。谚语如“锋利的钢刀砍不断流水,飞快的骏马丢不开身影”,“树要从小栽培,人要从小教育”等都是土族人民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精辟地概括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含蓄深刻,通俗易懂,成为人们履行的格言。
  土族人民对美术和刺绣艺术的喜爱,明显地表现在首饰和服装的精心装饰上,绣有“五瓣梅花”、“转魁子”、“太极图”、“富贵不断头”、“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寒雀探梅”等多种图案,花纹匀称细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尤其“盘线”刺绣,更是美观大方,耐久朴素。

Copyright @ Qinglin Township Tu Center School,Datong County, Qinghai,China